《油气与新能源》

文章标题:四川盆地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非技术因素演化机理及应对策略

文章作者:王富平 1 ,孙逸林 2,3,辜穗 1 ,王一珏 4 ,唐启桓 5 ,李泠洁 6 ,李丹 7
关 键 字:四川盆地;致密气;开发;非技术因素;演化机理
文章摘要:
四川盆地拥有丰富的致密气资源,其规模效益开发对于保障天然气增储上产以及助力“双碳”目标的实现意义重大。在四川盆地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中,非技术因素扮演着中介桥梁和影响源的双重角色。为解决非技术因素的概念界定、内涵剖析和演化机理分析问题,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,对典型非技术因素进行了辨识。采用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方法(DEMATEL)耦合对抗解释结构模型(AISM),计算各项因素的中心度和原因度,并划分递阶层次结构;再通过交互矩阵影响相乘技术(MICMAC)计算驱动力—依赖度。研究结果表明:四川盆地致密气规模效益开发受到产业政策、政府行为、企业管理、社会环境等 4 个方面共 16 项非技术因素的影响;产业发展与规划政策、财税补贴与气价政策、政府参与工作积极性、政策宣贯及落地情况属于关键非技术因素;应围绕政府、企业、公众三大主体,聚焦加强产业规划、优化配套政策、保障实践落地、深化企管改革等 4 个方面制订发展对策,以非技术因素的进步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。结论认为:DEMATEL-AISM-MICMAC 集成方法不仅能够定量揭示不同因素间的影响程度,明确其属性特征,还能系统规划其地位架构和作用路径,更能刻画其在演化过程中的实质性作用,对于分析此类社会 - 技术系统问题具有良好的适用性。